妹妹持代书遗嘱霸占房产,杨律师力证无效助姐姐获200万补偿

原告:姜某莹

被告:姜某姗

被告代理律师:杨律师

案例中所有当事人的名字均为化名



古人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手足情深,原是父母最大的安慰,最稳固的牵绊。在真金白银的冲击下,亲情的纽带究竟能承受多少撕扯?比起错综复杂的豪门恩怨,普通家庭因遗产爆发的矛盾,往往更刺痛人心。


北京朝阳区的一对姐妹,面对一套价值400万的房产、一份缺失签名的代书遗嘱,以及姐妹之间对“母亲真实意愿”的严重分歧。


北京诵盈律师事务所杨志峥律师受当事人委托,结合多年办案经验与调解技巧,深入梳理遗嘱内容与形式瑕疵,围绕遗嘱效力展开专业论证。最终为当事人争取到了近百万元的合法继承份额。



01.案情介绍

上世纪60年代初,姜某姗出生在北京朝阳区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庭温馨融洽。她还有个妹妹姜某莹,姐妹俩从小感情深厚,形影不离。成年后虽各自成家,却始终保持亲密来往。2017年父亲姜某波去世,第二年,母亲董某雯也撒手人寰。两位老人留下的主要遗产是一套60平米的2810号房改房,登记在母亲名下,市值400万,以及43万元银行存款。


就在姐姐尚未从双亲离世的悲痛中缓过神来,妹妹却拿出一份遗嘱:这是一份母亲在去世前半年立下的代书遗嘱。遗嘱上写明:房屋及存款归小女儿姜某莹所有。理由是"购房款由姜某莹出资"且"姜某莹已支付姜某姗50万元折价款"。


由于母亲患有帕金森多年手抖无法书写,代书人是上门修电脑的王某军,见证人为邻居李某民。姐姐无法接受这个结果。在她看来,这份遗嘱不仅形式可疑而且还没有母亲的亲笔签名,内容也与事实严重不符。购房款明明是父母共同出资,那50万元是父亲生前资助她渡过离婚难关的赠与,与涉案房产无关联。


姐妹俩对此各执一词,很快,妹妹一纸诉状将姐姐姜某姗告上法庭。在焦虑与无助中,姜某姗联系上北京诵盈律师事务所,杨志峥律师代理此案。



02.案件焦点

本案存在两个法律争议焦点,第一,母亲董某雯的代书遗嘱是都有法律效力?第二,房产性质及父亲份额如何继承?遗产份额如何公平分配?



03.办案经过

杨律师对案件材料进行了细致梳理,制定了多管齐下的诉讼策略。


1.抓住遗嘱瑕疵,攻破形式漏洞;

杨律师发现代书遗嘱的末尾「董某雯」三字并非其亲笔签名,而是代书人代签,老人仅摁手印。庭审中,两位见证人也证实此事。杨律师当庭指出,根据《继承法》第17条,代书遗嘱须由遗嘱人亲自签名,该遗嘱形式严重违法,应认定无效。


2.厘清房产权属,锁定遗产范围。

杨律师调取了涉案房屋的购房契约、产权登记档案等历史资料,证明该房产系父母婚姻存续期间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得,虽登记于母亲董某雯一人名下,但实为夫妻共同财产,父亲姜某波享有50%份额。该部分份额属于其遗产,应纳入继承范围。


3. 澄清资金性质,否定折价房屋款关联

杨律师针对原告声称曾支付姜某姗50万元房屋折价款的主张,调取了姜某姗以往的离婚诉讼判决书和一段涉案房产口语约定的录音对话,证明姜某姗当时确需向前夫支付折价补偿。杨律师结合支付背景、家庭经济状况和父亲姜某波对女儿的资助意愿,据此有力论证该笔款项实为父亲对姜某姗的经济帮助,属于赠与性质,与涉案房屋继承分割无关。


04.判决结果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


关于遗嘱效力:法院认定该代书遗嘱因缺乏董某雯本人签名,"不符合代书遗嘱的法定形式要件",因此遗嘱无效。关于房产分配:法院综合考虑案件事实后判决:涉案房屋归姜某莹所有,但姜某莹需向姜某姗支付折价款200万元。关于存款分配:法院考虑到当年父亲姜某波对姜某姗的经济支持及母亲的真实意愿后判决,43万元存款归姜某莹继承。



05.律师解读

本案的核心在于对法律适用与条文解释的准确把握。本案本质上是一场遗嘱效力纠纷,依法应适用《继承法》进行裁判。被继承人董某雯所立的代书遗嘱发生在《民法典》施行前,应适用当时有效的《继承法》及其司法解释。杨律师指出:"遗嘱无小事,形式即实质”。


1.代书遗嘱法定形式要件不容突破。

本案中的代书遗嘱是一个明确的法律形式瑕疵导致遗嘱无效。根据《继承法》第17条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此规定为效力性强制规范,必须同时满足三项要件:见证人全程参与;由见证人之一亲自书写;遗嘱人及所有见证人亲笔签名并注明日期,任一要件缺失均导致遗嘱无效。本案中老人仅摁手印,不符合法定形式。即使内容再详尽、再真实,也无法弥补这一致命缺陷。


2. 遗嘱无效则启动法定继承程序;

遗嘱被确认无效后,遗产依法定继承顺序分配。根据《继承法》第10条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本案中,姜某姗和姜某莹作为被继承人之女,同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依法均享有继承权。


06.案件总结

这起继承纠纷从冲突走向解决,给我们留下许多思考。父母含辛茹苦操劳一生,最不愿看到的莫过于子女为遗产反目。遗产承载的既是物质价值,更有深厚的情感寄托。一套房屋、几封存折,记录着一个家庭的记忆与爱。


法庭之上,一纸遗嘱引发争议;法庭之下,是姐妹之间多年的误解与心结。最终我们不仅为当事人争取了更公正的份额,也为她重建信心与尊严。正如杨律师所言:「我们所追求的,从不只是赢得一场官司,更是为当事人争得应得、守住应有」。

北京诵盈律师事务所成立十二年,是国内知名的遗产继承领域专业化精品律所。 如需了解更多继承相关法律问题,可以联系诵盈律所,获取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