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子女房产继承纠纷经典案例

养子女房产继承纠纷经典案例
第一,案情介绍。
杨某池和孙某红这对革命夫妇,解放后在上海定居,由于没有生育子女,年近50岁时,两人便资助了一些经济上比较困难的亲戚子女。根据夫妻二人干部的简历,被收养的孩子有三人。这两个是一对兄妹,是孙某红的侄孙,侄孙女,哥哥收养后改名为杨某泉,妹妹收养后改名为孙某海。另外一位被收养的男孩也是跟养母姓的,叫孙某勇(孙某勇和前妻生了一个儿子陈某源后离婚,和魏某莉再婚。现在陈某源在加拿大定居)。另外,夫妻俩还资助了两个孩子,叫杨某兰,但是两人都没有收养记录。
一九八七年九月四日杨某池去世后,孙某原所在的上海市某进出口公司于一九九六年九月分配给其上海吴兴路246弄4号903室公房一套。经估价,该房价值人民币2,469,280元。孙某红于2003年1月出资购买该房屋,并登记为产权人,后孙某勇与魏某莉出资装修并入住该房屋。孙某勇于2005年4月23日因病去世。孙某红于2006年2月8日因病去世,未留遗嘱。此后,上述子女就上述房屋的继承发生纠纷,养育子女杨某泉、孙某海将儿媳魏某莉起诉徐汇区人民法院,要求对孙某红名下的房产进行遗产分割,同时杨某兰、杨某兰也作为第三方参与了诉讼。
第二,争议焦点。
1、媳妇魏某莉在丈夫孙某勇去世后,对孙某红晚年的照顾行为是否符合履行主要赡养义务的情形,是否可以认定为第一位继承人。
2、杨某泉与孙某红晚年之间的矛盾是否影响其继承权和继承份额。
3、第三人杨某兰、杨某兰是否享有继承权。
第三,律师观点。
1、杨某泉不但没有赡养孙某红老人,反而遭受了长期的精神折磨,甚至不顾一切地立下了威胁的证据。对杨的总体行为,孙某红无法忍受,多次要求组织出面划清与杨某泉的关系。所以,作为拟制血亲,法庭应该尊重两位老人在世时的决定,判断二老和杨的收养关系已经解除。
2、媳妇魏某莉虽然工作、生活在金山,但仍常到孙某红探望,给予其生活、精神上的照顾和慰籍,在其生病期间,除每周到金山探望外,更要自行出资派专人照顾。所以,魏某莉在经济和劳务方面对孙某红的照顾行为已经达到了最高院关于履行主要赡养义务的条件,应该认为丧偶媳妇对婆婆履行主要赡养义务,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经过28个月来,二审法院最终接受了代理律师的意见,依法改变了徐汇法院的一审判决,认定魏某莉作为第一位继承人,享有遗产家近四分子一的份额。
在线咨询
上一篇:代书遗嘱无效案例之代书人找不到
热门文章
成功案例相关阅读
- 遗嘱有效≠全部有效,诵盈律师精准析产,据理力争为当事人争得232万补偿
- 九旬父母生前立遗嘱将不孝子除名,诵盈律师助当事人守住700万遗产
- 跨越38年恩怨未解,代书遗嘱引出13位继承人,诵盈律师助七旬老人夺回继承权
- 一场继承官司,牵出父亲隐匿的200万财产,诵盈律师为当事人多争遗产
- 老宅分割致姐妹反目,诵盈律师助力妹妹继承到三分之一份额
- 弟弟凭「口头承诺」欲独占房产,诵盈律师力证当事人多尽赡养义务,多分份额
- 妹妹持代书遗嘱霸占房产,杨律师力证无效助姐姐获200万补偿
- 孙女要求代位继承700万房产,诵盈律师帮20年尽孝的女儿守住父亲遗愿
- 父亲猝逝10年后校产房引亲人纷争,诵盈律师专业调解助独生女终获房产
- 三姐弟因房产争执10年,诵盈律师以诉促调,终冰释前嫌

